10.3969/j.issn.1005-0396.2001.03.014
关于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思考--回顾简、帛《老子》研究有感
@@ 近30年来,我国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辉煌业绩.尤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一批批具有很高文献价值的竹简和帛书,其中主要有: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兵书;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文子>和<论语>、<儒家者言>等竹简古籍;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和<经法>、<十六经>、<五行篇>、<战国纵横家书>、<五星占>等重要古文献;1993年冬,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太一生水>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唐虞之道>、<语丛>等十余篇道家和儒家故籍.这些简帛文献的出土,使今人大开眼界,得以读到汉以后历代学者未能读到的许多古佚书以及与传世本有所不同的一些古文献.它不仅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可信史料,而且也为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提供了新的实证材料.可以预见,这些简帛文献的出土,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
出土、简帛文献、方法论、竹简、战国纵横家书、鲁穆公问子思、古文献、中华民族、性自命出、文献价值、文化发展、唐虞之道、太一生水、实证材料、儒家者言、穷达以时、老子、考古发掘、辉煌业绩、汉墓
K87;H13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