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9766/j.cnki.zgzqqh.2020.02.007

社交金融发展模式分析

引用
自2013年微信新版本5.0推出“微信红包”功能以来,中国社交金融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的社交金融产品,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阻碍了社交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梳理社交金融发展现状,认为目前社交金融的模式主要有基于社交圈的P2P模式、众筹模式和第三方支付模式,且上述模式均开始转向泛生活化模式.通过分析上述三种社交金融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提出将社交金融借贷人员征信对接央行信用系统,构建社交金融新的信用体系;加强互联网加密技术的支持力度,增强互联网安全;完善社交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社交金融、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安全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金融生态环境下社交金融的发展研究——以微信金融业务为例》课题编号J18RA208

2020-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4-4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证券期货

1008-0651

11-3889/F

2020,(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