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651.2010.01.002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和行为决策的理论研究
人们通常将公司治理的重点放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认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从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有效地解决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并在经理人、董事会(监事会)与股东会之间产生制衡作用.长久以来,学术界公司治理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公司制大企业的内部契约安排.事实上,对于任何类型、任何规模、任何阶段的企业,治理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公司治理"概念的流行主要是由于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历史时序上的"错位".一方面,历史演进依序为个体生产者、家庭作坊,到小企业、到大企业,直到现代公司制企业.另一方面,理论发展则依序为"公司制企业"治理理论、外部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家族企业治理理论,到中小企业治理理论等.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委托-代理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2010-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