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55/j.cnki.cjcor.2014.12.37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复发机制及微小残留病灶的监测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所有亚型中预后最好的一种,以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异常染色体t(15;17)、PML-RARα融合基因为特征.目前,APL治疗策略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诱导治疗,2~3个周期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巩固治疗,1~2年包括ATRA伴或不伴小剂量化疗的维持治疗.该治疗策略的完全缓解率接近90%,总生存率约为80%.德国AML合作社(GMLCG) APL学组的含大剂量阿糖胞苷的试验[1]、欧洲APL工作组的APL2000试验[2]以及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均显示,APL的缓解率超过90%,各试验间10年无复发生存率(RFS)较为相似,其中GMLCG的试验结果为75.5%,欧洲APL工作组的结果为76.3%,从中可看出,依然有大约25%患者可能复发.一项意大利研究显示,近10%已达缓解患者在5年后复发[3].将近3% ~5%的APL患者发展至髓外复发,约<3%患者仅出现分子学复发.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RD监测、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耐药
21
R733.7(肿瘤学)
2015-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25-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