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092.2002.01.014
治理视野中的乡村政治:走向合作之路
@@ 一、土与洋的结合:乡土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
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缺乏制度上的规范、理论上的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出于政治控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需要,国家权力加强了对乡村社会的渗透,直至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确立,基层政权下沉至村一级,国家从政治上对农村表示了高度的"重视",不过这种"重视"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工具主义的考虑.80年代村民自治的兴起对乡村社会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政府、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但是村民自治作为一种理念性的制度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遭遇到种种的困境,集中体现为村民自治背景下形成的"乡政村治"格局中各治理主体之间合作精神的缺失,包括乡政与村治的冲突、村民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冲突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冲突等.
治理视野、村民自治组织、乡村社会、乡土中国、实际操作过程、冲突、基层党组织、治理主体、治理理论、制度设计、政治控制、乡政村治、体制确立、人民公社、农村、基层政权、合作精神、国家权力、管理模式、工具主义
D2 ;C91
200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