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86/j.1001-5213.2020.14.09
CYP2C19、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 YP2C19、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ACS行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药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行PCI术的患者,进行氯吡格雷相关CYP2C19和PON1-Q192R基因位点检测.以服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血小板聚集率为观察指标,分析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基因多态性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然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纳入患者中C YP2C19等位基因缺失组(CYP2C19 LOF)和非缺失组分别是40例和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和既往PCI史占比无统计学差异.CYP2C19 LOF组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高于非缺失组[(46.7±11.77)% vs.(40.62±9.55)%],PON1-Q192R突变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GG型(P<0.05).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 C19、PON1-Q192R基因型、性别有关.在非CYP2C19 LOF组中,PON1-Q192R AA型和GA型患者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GG型;CYP2C19LOF组中,PON1-Q192R GA型高于GG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型明显高于GG型.随访结果表明,ACS行PCI术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是15.58%,死亡率是6.49%,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不同基因型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行PCI术患者中,男性更易发生PON1-Q192R基因突变.扬州地区CYP2 C19、PON1-Q192R基因多态性发生率高,抗血小板治疗时会出现血小板高反应,但基因多态性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影响无显著差异.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YP2C19、PON1-Q192R、基因多态性
40
R969(药理学)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江苏省药学会课题;扬州市“十三五”科教强卫重点人才项目
2020-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44-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