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8.10.13

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

引用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 * 6、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 * 6、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UGT1A1 * 6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占比63.4%、杂合型G/A占比32.8%、突变纯合型AA占比3.8%;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TA6/TA6占比75.8%、杂合型TA6/TA7占比21.5%、突变纯合型TA7/TA7占比2.7%;UGT1A1 * 6和 * 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且TA6/TA6占比48.9%,单点变异型G/G且TA6/TA7占比12.4%、G/A且TA6/TA6占比23.1%,双点变异型G/G且TA7/TA7占比2.2%、G/A且TA6/TA7占比9.1%、A/A且TA6/TA6占比3.8%,三点变异型G/A且TA7/TA7占比0.5%.患者UGT1A1 * 6与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胃癌、结直肠癌、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UGT1A1 * 28、UGT1A1 * 6和* 28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联合检测UGT1A1 * 6和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肿瘤类型以及年龄差异.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GT1A1 * 6、UGT1A1 * 28、基因多态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38

R73(肿瘤学)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015DFA31810;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林创科技创新项目SHEC12015120;徐州市医学青年后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徐卫科教[2015]7号文件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77-108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001-5213

42-1204/R

38

2018,38(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