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卡肩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组合卡肩式夹板与传统超肩关节小夹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PHF)的疗效差异,评价夹板临床应用便捷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79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P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组合卡肩式夹板外固定)40例,对照组(传统超肩关节小夹板外固定)39例,短期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远期肩关节功能恢复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比较两组夹板调整次数评估使用便捷性;比较短期内骨折再移位、压疮情况评价并发症、安全性.结果:治疗组VAS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骨折临床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夹板调整次数、压疮、骨折再移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肩关节活动及肌力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疗法在骨质疏松性PHF的治疗中远期疗效相似,但组合卡肩式夹板具有操作简便、短期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组合卡肩式夹板、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远期疗效、短期疗效
37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兰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2022-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