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29/j.issn.1003-3289.2020.07.004
经多功能导管化学消融犬左心室前组乳头肌
目的 观察利用多功能心腔内超声(ICE)导管化学消融犬左心室前组乳头肌(APM)的可行性.方法 将15只杂交犬随机分均为0.2 ml组、0.4 ml组及0.8 ml组,每组5只.在ICE图像定位和监控下于左心室APM基底部注射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进行化学消融.于消融前及消融5天后行经胸超声,检测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及射流紧缩口宽度(VC).之后处死动物,观察APM大体及病理变化.结果 ICE图像可清晰显示左心室APM结构,并实时监测进针深度及消融过程.消融5天后0.2 ml及0.4 ml组MRA、VC无明显改变,0.8 ml组MRA及VC较消融前明显增加(P均<0.05).APM基底部可见中央呈苍白色的消融灶,0.2 ml、0.4 ml及0.8 ml无水乙醇在APM基底部形成的消融灶体积分别为(0.37±0.07)cm2、(0.69±0.08)cm2、(0.96±0.19)cm2,较高剂量组消融灶体积均大于较低剂量组(P均<0.05).光镜下见消融灶内心肌细胞呈不可逆性坏死改变.结论 采用ICE导管注射低剂量无水乙醇可安全、有效消融左心室APM,有望为治疗左心室APM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提供新的策略.
心律失常、心性、超声心动描记术、导管消融、犬
36
R-332;R445.1(医学研究方法)
2020-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7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