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29/j.1003-3289.201802003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下左心室能量损耗
目的 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心房颤动(AF)患者窦性心律下左心室血流能量损耗(EL).方法 对54例AF患者(AF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VFM检查,分析等容收缩期(T1)、收缩早期(T2)、收缩晚期(T3)、舒张早期(T4)和心房收缩期(T5)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EL,比较2组一般资料、心功能参数以及EL的差异.以与对照组相比5个时相均有统计学意义的EL为应变量、一般资料和心功能参数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时相EL增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AF组体表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A)及E/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均高于对照组,而A和e'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时相基底段EL及T4中间段、心尖段EL,T1、T2心尖段EL明显增高(P均<0.05);其他时相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时相基底段EL增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T1:年龄、E/A;T2:LVESV;T3:LVESV;T4:E/A、E、e’;T5:A、年龄.结论 AF可致左心室各时相基底段EL增高;采用VFM技术定量评估AF患者左心室EL,为观察AF对左心室血流模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超声心动描记术、血流向量成像、能量损耗、心房颤动
34
R541.7;R540.45(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8MH00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6GSF121024
2018-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9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