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IVUS-VH)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CAG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率40%~70%的96例患者,先后进行IVUS-VH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以FFR<0.75者作为FFR异常组(n=29),FFR≥0.75者作为FFR正常组(n=67),分析两组IVUS-VH参数和FFR的相关性.结果 FFR正常组与FFR异常组病变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4.26±1.87)mm2及(3.45±1.3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织面积/钙化性斑块面积(NC/DC)分别为2.23±1.82与3.54±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小管腔面积与FFR呈正相关(r=0.47,P<0.05),NC/DC与FFR呈负相关(r=-0.63,P<0.05),以最小管腔面积<4.0 mm2结合NC/DC>3.0作为截点,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5%.结论 应用IVUSVH、以冠状动脉最小管腔面积<4.0 mm2结合NC/DC>3.0为标准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更为合理.
腔内超声检查、虚拟组织学、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分数
29
R541.4;R445.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3-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