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3-3289.2008.08.025
两种前列腺外周带ADC值测量方法的效能比较
目的 研究两种ADC值测量方法的差异及测量个体间差异,评价两种方法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54例前列腺病例进行DWI扫描,非癌31例,外周带癌23例.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外周带ADC值.第一种方法:大小为30 mm2左右的圆形感兴趣区(ROI),放置于外周带ADC值最低处,每层图像右叶、左叶各放一个;第二种方法:沿外周带边缘手工绘制不规则形ROI,每层图像分别绘制右叶及左叶两个ROI.对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进行ROC分析.在54例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12例,由两位医师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以Bland-Altman分析检验不同测量者间的个体差异.结果 54例患者两种方法各获得549个ROI.第二种方法所得ADC值明显大于第一种方法,两种ADC值的相关系数为0.958.两种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和0.850,无统计学差异,但诊断临界点有较大差异,第二种方法大于第一种方法.12例患者两种方法各获得123个ROI,两位医师之间的重复性好,且第二种方法重复性稍好于第一种方法.结论 两种不同的ADC值测量方法所得数值有一定差异,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效能影响不大,其中第一种方法操作简单而第二种方法重复性稍好.
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24
R445.2(诊断学)
2007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项目20070001748
2008-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36-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