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3-3289.2002.04.052
阴道宫颈乳头状瘤的分子生物学与超微结构的研究
@@ 以往的研究工作证明人乳头状病毒(HPV)与中国妇女宫颈乳头状瘤的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我们对外阴痒、白带多就诊体检发现阴道下1/3及宫颈有异常突起者病理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证实为HPV感染的16例标本进行了PCR检测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6例来自门诊新鲜标本,以2.5%戊二醛和1%锇酸双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铀-铅双重染色,PHILPS-CM10透射电镜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PCR检测用PCA技术检测标本16例,14例标本HPV阳性,占87.5%.
2.2 超微结构观察在14例HPV阳性标本中发现了基底细胞核分裂相、基底细胞内存在成对中心粒,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增厚,伴核增大,核仁增多,可见凹空细胞,核有明显改变,早期核增大,核仁增多.此后72.3%的核仁消失,常染色质丰富.82.18%染色质疏松,72.3%的阴道尖锐湿疣病例中发现了染色质之间颗粒及染色质周围颗粒、染色质之间颗粒呈棱角状,直径约15~35nm.PCA检测阳性者还可见核小体,阴性者未发现.随着核染色质的浓集并周边化,核固缩,在此类细胞中可见大量密集的染色质之间颗粒和染色质周围颗粒,胞质空化明显,形成典型的凹突细胞,凹突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脊消失,最后融合成一些外围有包膜的大泡,充斥于胞质内,使胞质明显空化,成为典型的凹突细胞,典型的胞质空化在中表层细胞中最常见.14例阴道尖锐湿疣标本中46%可见棘细胞质空化,另外在5例宫颈尖锐湿疣基底细胞和1例阴道尖锐湿疣副基底细胞中发现了大量直径在45~55nm边缘锐利但大小不规则的病毒样颗粒.
阴道、宫颈尖锐湿疣、乳头状瘤、分子生物学、基底细胞核、染色质、颗粒、阳性标本、胞质、空化、技术检测、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观察、核仁、分子杂交技术、直径、双重染色、发病机制、超薄切片、病毒
18
R736.34(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5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