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3865.2010.04.006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143例中医辨证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中医病机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 对2006-01/2008-1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143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临床特点及舌象、脉象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湿热瘀阻型34例,向虚证转化17例(气虚、阴虚);下焦湿热型 45例,向瘀证转化12例;脾虚湿盛型21例,向热证转化4例,向瘀证转化8例,向虚证转化2例;气虚血瘀型向热证转化3例;阴虚火旺型13例,向瘀证转化2例,向虚证转化2例.脾虚湿盛型复发率最高,血热妄行型复发率最低,其他证型间复发率相近.在肾损害出现时间上,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愈率上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湿、热、虚、瘀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主要病机,在整个病情发展过程中,湿、热、虚、瘀四者既可单独存在,又可相互转化或兼夹为病;在治疗中清热除湿化瘀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应在过敏性紫癜1个月内多次检查尿常规,以早期发现肾损害.
紫癜、过敏性、肾炎/治疗、中医辨证、病因病机、中医药疗法、儿童
2
R272
2010-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