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5741.2008.03.003
CT灌注成像对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动态观察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并对缺血半暗带灌注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材料和方法:26例发病时间在6h内临床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头颅CT平扫及CTPI检查,测量病变区及镜像侧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并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第一次扫描24h后复查CT平扫及CTPI.结果:第一次CT平扫示非责任的陈旧性脑梗死6例,其余20例均未见异常.CTPI示超急性期脑梗死20例,其中16例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余6例为TIA.复查CTPI示超急性期存在缺血半暗带的16例病例于急性期梗死区周围仍然存在低灌注区,与超急性期半暗带rCBF、rCBV及rMTT比较无明显差异(t分别为2.05,1.515,0.081;P>0.05).超急性期缺血半暗带区rCBF、rMTT与TIA低灌注区比较有明显差异(t分别为2.868,3.717;P<0.05),而rCBV比较无明显差异(t=1.748;P>0.05).急性期梗死区面积平均1470.75mm2较超急性期(1387mm2)增大,梗死区面积增加与缺血半暗带所占比例有线性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1.00,P<0.05).结论:缺血半暗带不仅仅存在于脑梗死超急性期,在急性期亦可能有缺血半暗带的存在;CTPI不但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而且对不同发病时间病例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做出判断.
灌注、脑缺血、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4
R816.1(放射医学)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编号06-2-073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