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5741.2007.03.009
弥散成像在肝细胞肝癌及TACE治疗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及介入治疗前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例确诊HCC进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1000s/mm2、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选用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TR/TE=2000/46.7-78.1ms,层厚:8mm,层距:2mm),对肿瘤层面的瘤灶、邻近未累及肝实质区与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SI)进行测量,并观察经皮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肝脏DWI图像质量呈下降趋势.低b值DWI图像清晰但存在较明显的T2透过效应;高b值时则图像模糊信号接近于背景噪声,当b值取600s/mm2时,肝癌肿瘤与肝实质之间存在着最佳对比度.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普遍有所增大,其中高b值时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屏气状态下DWI在肝脏肿瘤的应用完全可行,ADC值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趋势可能具有监测肿瘤内部坏死情况的价值.
肝细胞肝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经皮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13
R814.46(放射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0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项基金重点项目04JC14074;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03J405037
2007-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