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5741.2004.03.003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结合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发生部位,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鼓室球瘤,12例颈静脉球瘤,3例迷走体瘤和3例颈动脉体瘤),21例行CT检查(其中1例行动态增强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鼓室球瘤较小,多发生于鼓岬区;颈静脉球瘤以颈静脉孔为中心,较大的肿瘤侵犯咽旁间隙、中耳、外耳道、乳突和(或)颅内;颈动脉体瘤位于上颈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伴上述动脉明显分离移位;迷走体瘤位于咽旁颈动脉鞘区,血管移位不一.以上四类肿瘤CT平扫呈中等密度,强化显著,部分肿瘤内见强化的血管和囊性改变;MRI T1WI中低信号,强化显著,T2WI中高信号,部分肿瘤内见囊变,多数肿瘤中可见血管流空"盐和胡椒征"(鼓室球瘤和较小的颈静脉球瘤中不见).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边缘不规则,后者侵犯咽旁间隙部分边缘光滑,骨质呈虫咬状破坏;颈动脉体瘤和迷走体瘤边缘光滑,无骨质破坏.结论:多数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具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和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可据此确诊;发生于不同部位的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所差别.
副神经节瘤、鼓室球瘤、颈静脉球瘤、迷走体瘤、颈动脉体瘤
10
R44;R73
2004-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