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985.2023.20.015
荧光染色对肝外胆管的保护作用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对肝外胆管的保护作用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 年 12 月—2023 年 3 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术中常规采用白光辅助,观察组采用荧光染色对肝外胆管进行保护,术后 7 d评估效果,比较两组显影率(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右肝管)、术后胃肠功能、炎症因子、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囊三角解剖后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及右肝管显影率均高于对照组;胆囊切除后胆囊管显影率高于对照组,肝总管、胆总管及右肝管显影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肠鸣音恢复、术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 7 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手术后 7 d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 7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瘘、胆管损伤、术后再手术、肠梗阻、严重腹腔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染色对肝外胆管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提高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右肝管显影率,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荧光染色、肝外胆管、保护作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创伤、肝肾功能
20
R739.41;R657.4;R5
2023-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