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985.2023.03.035
肉芽肿性乳腺炎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比较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LM)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22年5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35例GLM患者,同期选择经病理确诊的35例ID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7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肿块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小钙化、内部血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GLM与IDC形态学分型、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内部回声、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DC的病灶长径/横径比值(L/T)≥1、后方回声衰减、钙化比例均高于GL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血流信号主要属于Ⅱ级及以上水平;其中IDC患者血流分级Ⅲ级比例高于GLM,Ⅱ级比例低于GLM,IDC患者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均高于GLM(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GLM及IDC的有效手段,两种疾病病灶L/T、后方回声、内部钙化、内部血流等方面有差异,通过开展彩超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且直观的影像学参考依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0
R736.1;R445.1;R581
2023-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