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985.2022.34.020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针刺运动疗法在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运动疗法,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Fugl-Meyer评分表(FMA)评估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简明疼痛程度量表(BPI)评估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肩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FMA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FM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两组VAS、BP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BP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前屈、外展活动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前屈、外展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可使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显著改善,利于患者预后.
中风、偏瘫、肩痛、针刺、肩关节、关节活动度
19
R743.3;R285.6;R493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0B0125
2023-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