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985.2018.07.014
缺血后处理对中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中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1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45岁以上(含45岁)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术前均给予麻醉诱导,研究组另实施缺血后处理.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跳时间)、麻醉诱导手术前(T1)、升主动脉开放后12 h(T4)心肌标志物[心肌脂肪酶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心肌细胞病理学结果构成情况,同时随访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对照组长,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T1时刻两组H-FABP、cT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两组H-FABP、cTnI均较T1时刻明显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较研究组明显(P<0.05).术后研究组心肌细胞病理学损伤总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研究组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有效减轻中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对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预后效果无较大影响,可作为中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预防心肌损伤的重要措施.
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缺血后处理、心肌损伤
15
2018-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