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985.2014.25.003
伴有紧张性症状的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伴紧张症状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院时伴紧张症状、出院时符合ICD-10的紧张型精神分裂症(A组)与双相情感障碍症(B组)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B两组患者病期分别为(37.9±17.7)d、(18.0±13.4)d;入院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现象的比较:B组起病急,病前受应激因素影响易轻躁狂,伴紧张症状时多呈“作态”、“装相”戏剧化行为,治疗1周内可缓解且反应敏感于A组。A组患者症状缓解后的BPRS评定显示“激活性”因子、“焦虑忧郁”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症状缓解后的BPRS评定显示“缺乏活力”因子,“敌对猜疑”因子,“思维障碍”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紧张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有关,但两者的起病形式、应激影响、性格特点以及治疗反应性差异显著,且症状缓解后A组的“缺乏活力”、“敌对猜疑”、“思维障碍”明显区别于B组的兴奋、焦虑等情绪化特点。
紧张、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R28;R74
2014-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