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491.2016.01.010
从中心到边缘:民初“海上流人”的结社或雅集新论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期,在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遗老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无疑充当了传统文化的活的载体。他们的雅集或结社活动,虽然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与传统的诗词结社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身上带有强烈的文化守护者的意味。上海作为一个自19世纪中叶就开埠的现代租界,居然在民国之际,成为了遗老的聚集地;从流落租界,到安于租界,并进行结社酬唱,牵涉到极为复杂的历史变革与文化心态。
诗社、上海、清遗民、沈曾植、李详
30
I207.22
2016-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