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73/j.issn.1008-049X.202401048
黄芪-水蛭药对调控铁死亡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探析
目的 "黄芪-水蛭"药对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铁死亡是CIRI的新靶点,本文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黄芪-水蛭"药对通过调控铁死亡治疗C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Batman-TCM、UniProt、TCMSP 等数据库分别获得黄芪、水蛭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收集CIRI相关靶点;利用Venny在线工具获得"黄芪-水蛭"药对活性成分和CIRI的共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得出"黄芪-水蛭"药对活性成分、疾病及预测靶点之间相互关系的网络,将蛋白互作网络图进行可视化处理,并使用CytoHubba插件计算得出核心靶点.应用R语言软件对"黄芪-水蛭"治疗CIRI的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利用FerrDb数据库,获取调控铁死亡的相关基因,将"黄芪-水蛭"药对活性成分、CIRI、铁死亡三者之间的公共基因进行分析,探究其关系并作出预测.使用AutoDockTools 1.5.7等软件对药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共收集到"黄芪-水蛭"药对有效活性成分28个、预测得到药对基因靶点680个,CIRI相关靶点1513个,药对-疾病的共同靶点253个,铁死亡相关靶点259个,进行相关预测得到包括PIK3CA、RELA、MAPK1、MAPK8、PTGS2、STAT3、SRC、NOS2 等 28 个"黄芪-水蛭"药对调控铁死亡干预CIRI的可能作用靶点,及包括PI3K-Akt、Ras、TNF、MAPK、HIF-1信号传导途径在内的27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药对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关系,"黄芪-水蛭"药对可能通过调控铁死亡干预CIRI的发生发展而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挖掘出"黄芪-水蛭"药对活性成分通过调控铁死亡抗CIRI的潜在靶点及其相关通路,提示"黄芪-水蛭"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抗炎途径调控铁死亡途径发挥其抗CIRI的作用,并为后续进一步的细胞和动物实验提供依据.
黄芪、水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氧化应激、炎症、作用机制
27
R245.31;R737.31;R-05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2018017
202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73-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