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49X.2020.01.019
盐酸莫西沙星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肠吸收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莫西沙星在SD大鼠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并对比盐酸莫西沙星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肠吸收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1,2,4 mg·ml-1)、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盐酸莫西沙星吸收情况,并对比正常和模拟失重1,2,3,4周大鼠的肠吸收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盐酸莫西沙星在SD大鼠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盐酸莫西沙星在SD大鼠小肠内吸收无明显变化,且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主要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盐酸莫西沙星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相近(P>0.05),莫西沙星不存在特异性的吸收部位.比较正常与各模拟失重组吸收参数发现,模拟失重1周和2周的吸收速率参数(Ka)无明显变化,模拟失重3周时,Ka增大了约1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模拟失重4周时,Ka又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盐酸莫西沙星在大鼠小肠吸收方式以被动转运为主,在肠道中易吸收,且不存在特异性吸收部位.模拟失重会加快莫西沙星在肠道的吸收,且模拟失重3周时,变化最明显.该结果提示机体进入失重环境后有必要随时间调整莫西沙星的服用量.
莫西沙星、肠灌流、肠道吸收、模拟失重
23
R945(药剂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保障部项目编号:AWS16J01
2020-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