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地下河流量重复统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西南岩溶区的地下河数量及总流量是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关心的两个重要数据。20世纪80年代对西南6省进行统计,结果为2836条,流量1482 m3/s;20世纪90年代对西南8省进行统计,并经过近年的数据库校核为2523条,总流量1321.7 m3/s;其中流量大于2000 L/s 有120条,合计流量699.7 m3/s,占总流量的52.94%;流量在50~500 L/s 地下河最多,有1 311条,占总数的5 1.55%,其次为流量小于50 L/s 的有723条,占总数的28.43%。文章针对上述统计方法存在岩溶地下河流量重复统计、与岩溶大泉流量交叉重复统计两种问题,以大小井和寨底地下河系统为例,给出了具体重复统计量。基于1∶20万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大小井和寨底地下河重复统计量分别占总出口流量的57.1%、7.1%;而基于最新调查资料,重复统计量则分别可增加到134.3%,86.1%。因此,随着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越多,所发现的地下河出口越多,按传统的统计方法其重复统计量则越大。引起上述重复统计问题主要原因是把地下河系统和子系统混合在一起。文章最后讨论了地下河系统的空间属性,提出避免重复统计措施,对西南岩溶区地下河流量正确统计以及具有相同特征的岩溶大泉流量统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地下河系统、区域总流量、重复统计、空间属性、对策
P641.8(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调查与动态评价1212011220959
2015-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