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茂兰板寨水域水生植物δ13C特征及光合作用固定HCO-3碳量估算
为研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对岩溶碳汇的贡献,选取板寨河水域为研究区,分冬季和夏季测定典型水生植物的生物量以及各采样点水生植物碳同位素组成(δ13 C 值),并利用水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与碳酸酐酶间的关系建立的二端元模型,估算板寨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结果发现夏季生物量小于冬季生物量,水生植物的δ13 C 值变化在-35.45‰~-24.62‰之间,其中挺水植物的δ13 C 值最大,平均为-27.89‰,其次为沉水植物,平均为-29.96‰。浮水植物的δ13 C 值最低,平均为-32‰,受流速、CO 2浓度、光合途径等影响引起同种水生植物间同位素差异。水域水生植物固定下的 HCO -3碳量为19.52tc/(a.km2),其利用 HCO -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比例平均为47.84%,显示出巨大的固碳潜力,是全球岩溶碳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生植物、固碳量、δ13C特征、溶解无机碳、碳汇
P597.2;X171(地球化学)
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324,4140223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4GXNSFBA118228;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岩溶所所控基金201320,201429;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4-B-03
2015-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