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4810.2011.02.013
芙蓉洞洞穴水离子浓度和元素比值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通过对芙蓉洞2006年3月-2009年2月期间泉水和洞穴滴水、池水的地球化学指标监测,结合当地的器测数据,初步认为洞穴滴水的Sr2+、Ca2+、Mg2+浓度及其比值既取决于环境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也受到上覆岩土作用的影响.芙蓉洞外山上的6#泉水Ca2+平均浓度为45.81mg/L,洞内1#、3#滴水Ca2+的平均浓度64.59 mg/L,2#和4#池水中由于Ca2+沉积,浓度下降到24.74 mg/L,下降了大约61.7%.Mg2+和Sr2+的浓度在泉水、滴水和池水中的变化规律与Ca2+基本一致.各种水体中C1-的浓度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浓度为1.72 ±0.2 mg/L.岩溶水与基岩作用时间长短以及运移过程中Ca2+的前期沉积作用对各元素与离子含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旱季Ca2+的前期沉积作用和雨季基岩的溶蚀及雨水的稀释作用主导着岩溶水中Mg/Ca与Sr/Ca的变化,这些指标能对于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做出响应.
芙蓉洞、洞穴水、离子浓度、元素比值、极端气候事件
30
P641.3(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dl2008-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35,40971122,41030103;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0907;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XDJK2009B016,XDJK2009C106
2011-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