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589.2012.03.21
细胞致死膨胀毒素的结构,功能及应用前景
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n,CDT)是细菌毒素家族最新发现的一员[1],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引起真核细胞分裂前期和静止期DNA双链断裂的细菌毒素,可导致真核细胞周期的不可逆性阻滞或者靶细胞凋亡[2-4].该毒素是由Johnson和Lior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培养液上清,CDT在体外作用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能够导致靶细胞膨胀和死亡[1].该毒素包含CdtA、CdtB和CdtC3个亚基,由3个连锁的基因(cdtA、cdtB、cdtC)编码.3个亚基均是其发挥毒性作用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CdtB具有DNase Ⅰ活性,是主要的毒性活性中心;而CdtA和CdtC负责递送CdtB到靶细胞内部,研究表明该毒素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6].
细胞致死膨胀毒素、结构、功能、靶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细菌毒素、真核细胞分裂、DNA双链断裂、致病过程、亚基、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体外作用、活性中心、毒性作用、大肠杆菌、不可逆性、细胞内、培养液、静止期
34
S852.33(动物医学(兽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215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60
2012-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