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OC学习者知识流动特征与 交互水平关系研究
"互联网+教育"呈现出新的知识观,联通主义作为其本体论基础,认为知识是不断流动的,且知识流通是学习的目的.知识流动可以激发有效交互,而深层次交互也可以促进知识流动管道的形成.本研究基于我国第一门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以cMOOC平台中学习者生成的文本作为数据来源,从广度、强度、速度和均度四个方面构建了知识流动表征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关键词提取技术,分别探究知识流动结构和知识流动内容对交互水平的解释力.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知识流动广度和强度与交互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知识流动速度与交互水平无显著相关;集中式发帖行为不利于达成良好的交互水平;寻径交互和意会交互的达成更取决于知识流动结构,而创生交互则更取决于知识流动内容.本研究通过对知识流动进行量化表征,论证了"管道"和"管道中的内容"与联通主义交互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低层次交互中"管道"更为重要,而在高层次交互中"管道中的内容"作用则更加显著.该论断为解释联通主义本体论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
联通型慕课、联通主义、知识流动、社会网络、交互水平、CIE框架、在线学习
G420(教学理论)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与创新管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联通主义视域下学习者社会交互特征与交互水平的关系研究"
2020-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