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735/j.issn.1006-0863.2019.01.10
农村保障性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结构研究——基于鲁中L村的实证分析
“政府+”供给结构是我国农村保障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占优策略.通过对鲁中L村单案例的深度剖析,发现“政府+”供给结构的外部形态情境化特征明显,关系驱动依然是其核心要素;且农村保障性公共服务内部呈现“主体-末枝”二元结构特性,其中主体部分供给呈现政府整体回归且公共服务对政府依赖性较强的趋势,末枝部分供给则深受村民“成本冲抵”计算的影响.研究发现和结论表明,“政府+”供给路径必须扎根具体情境;与农村保障性公共服务的具体结构相契合;以公共性为运行基础,其生成应尽快实现由“关系驱动”向“评估驱动”转向.
保障性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结构
D035(国家理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协同治理视阈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16BZZ056
2019-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