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881X.2022.04.001
肝脱氧核糖核酸蛋白(DNP)的滞后环研究
目的 利用低、中、高三个不同的三角波切变率(0 s-1-2.4 s-1-0 s-1、0 s-1-24 s-1-0 s-1和0 s-1-60 s-1-0 s-1)的滞后环技术,研究猪肝脱氧核糖核酸蛋白(DNP)悬浮液在三个不同NaCl浓度(在生理盐水基础上加0、1.5、3 mol/L)下的黏弹性与触变性的变化.方法 从猪肝制备DNP,采用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程序性DVⅡ流变仪测定DNP样品的滞后环,在Windows下应用该公司的软件,编制自动采样程序,作各种数据(切应力、切变率、温度、时间等)的自动采集、贮存与数据处理.结果 在低切变率三角波(0 s-1-2.4 s-1-0 s-1)条件下,NaCl浓度提高促使DNP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屈服应力,明显的逆时针滞后环,展示其主要向高黏弹性体方向变化的情景:在中、高切变率三角波(0 s-1-24 s-1-0 s-1和0 s-1-60 s-1-0 s-1)条件下,除了上述的性质存在以外,NaCl浓度还促使DNP悬浮液具有较高的触变性,并具有明显的顺时针滞后环.结论 NaCl浓度的增高,具有促进DNP水化作用,同时切变率的增高,也是促进DNP水化作用的因素,此两个因素增加了DNP的水化度,致使DNP分子膨胀与改变构型,使之具有较高的黏弹性与触变性.
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肝、滞后环、流变学、黏弹性、触变性、三角波切变率
32
Q6(生物物理学)
2023-06-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87-49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