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12.009

安徽农村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及膳食营养相关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运用学龄前儿童膳食平衡指数(DBI_C)评价安徽省部分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质量,为科学指导该人群合理膳食和防治IDA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18年9-12月,选择安徽省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3~6岁留守儿童306名和非留守儿童598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BI_C的总分(TS)、负端分(LBS)、正端分(HBS)和膳食质量距(DQD)等指标评价膳食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平衡指数与缺铁性贫血患病的关联.结果 安徽省农村地区3~6岁儿童贫血率为13.3%,其中留守儿童为16.7%,非留守儿童为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P=0.00).贫血组和非贫血组DBI_C分值比较中,TS[18.3(25.2,-12.7),-15.2(-19.8,-8.6)]、LBS[25.4(18.3,32.5),22.7(16.5,30.6)]和DQD[36.8(23.9,43.4),34.1(27.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07,5.81,4.63,P值均<0.05).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儿童食物摄入评分在奶类豆类[5.9(-10.7,-0.4),-5.0(-8.7,0.2)]、动物性食物[2.4(-5.6,0.8),-0.6(3.5,1.9)]和食物种类[7.5(-9.1,-4.8),-6.3(-8.0,-2.9)]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42,-16.47,-6.83,P值均<0.05).留守儿童(OR=1.27,95%CI=1.15~1.49)贫血发生的比例较高,每周吃肉类食物≥3次(OR=0.81,95%CI=0.68~0.94)、每天吃新鲜蔬菜≥2种(OR=0.84,95% CI=0.73 ~ 0.95)贫血发生的比例较低(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3~6岁儿童贫血率较高,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通过提高看护人的膳食素养、增加膳食中动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可以有效减少儿童贫血的发生.

贫血,缺铁性;膳食;营养状况;回归分析;儿童;学龄前;农村人口

42

R179;R151;R153.2(妇幼卫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蚌埠医学院512人才培育计划项目

2022-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93-179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学校卫生

1000-9817

34-1092/R

42

2021,42(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