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835/j.cnki.1000-9817.2021.11.012
农村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自杀行为的关联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关联,为制定自杀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安徽、广东、云南、黑龙江和湖北农村地区共纳入16271名中学生.采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童年期忽视、虐待情况以及调查前1年内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忽视、虐待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关联.结果 农村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发生人数分别为2453(15.1%)、1164(7.2%)和572(3.5%)人,童年期忽视、中度和重度躯体虐待的发生人数分别为10756(66.1%),4311(26.5%)和703(4.3%)人.单因素分析显示,童年期忽视、虐待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控制年龄、性别、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情绪管理和社会支持因素后,童年期忽视、虐待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62~5.14,P值均<0.05),其中重度躯体虐待的OR值(95%CI)分别为3.00(2.49~3.62),3.52(2.81~4.40),5.14(3.87~6.83).结论 童年期忽视和虐待可能会增加农村青少年自杀行为发生风险,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童年期忽视虐待,预防自杀.
虐待儿童;自杀;精神卫生;回归分析;青少年;农村人口
42
G479;B844.2;G444(学校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中医药大学青苗计划项目
2021-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5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