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835/j.cnki.1000-9817.2018.12.022
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18学年北京市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的20 225名中小学生基本信息及相关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5 m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 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中小学生总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9%(小学一到三年级除外),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女生(79.1%)、城市男生(73.1%)、郊区女生(71.7%)和郊区男生(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P<O.01);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7.5%,其中城区(50.8%)高于郊区(44.6%),女生(51.0%)高于男生(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视力不良检出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由高到低均为普通高中(88.6%,70.7%)、初中(78.1%,53.5%)、职业高中(75.0%,52.1%)和小学高年级学生(54.2%,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5.5,41.4,P值均<0.01).城市学生(OR=1.23)、女生(OR=1.27)、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h(OR=1.19)、不正确的读写姿势(OR=1.50)、在家做作业时不正确灯光类型(OR=1.29)、放学后在家写作业时间≥1h(OR=1.43)、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等视屏时间≥1h(OR=1.24)、每天睡眠时间<8h(OR=1.15)等均与视力不良的发生呈正性相关(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建议采取整体与个体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医院—学校—家庭—学生的防控网络,改善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状况.
视力、低、回归分析、学生
39
R778.1;G637.9(眼科学)
2019-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4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