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835/j.cnki.1000-9817.2018.11.034
高校校园暴力恐怖事件特征及防控对策
目的 分析中国2008-2017年间高校校园暴力恐怖事件的特征,为调整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案例的特征描述性方法,对我国10年间的高校校园暴力恐怖事件案例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2008-2017年高校校园暴力恐怖事件共48起,4,6,11月为高发月份;春秋两季多发,共33起(66.67%);晚上(20:00-0:59) 18起(37.50%),上午(6:00-10:59) 10起(20.83%);“情杀”与“舍杀”占比较高,为58.33%;受害者女性多于男性(48:28);施害者男女比例为44∶1,学龄青年居多(平均年龄为22.53岁);87.5%的施害者选择刀具为行凶工具;宿舍(39.58%)与教学用楼(18.75%)为主要作案地点.结论 高校校园暴力恐怖事件基本特征较为清晰,应建立“校园安全共同体”进行应对.
暴力、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39
G647.4;D924.3(高等教育)
2017年度全国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立项课题项目2017LX263;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2017年度立项课题项目YXXH2017Y003;广东青年职业学院2017-2019年度学院科研基金项目QN201706
2018-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15-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