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9817.2007.05.021
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Conners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809名农村学龄期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男生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项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平均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组得分较低."留守儿童"心身障碍和焦虑因子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抚养儿童数少、儿童健康状况差、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羞辱孩子等是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学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存在某些行为问题.应针对其不同特征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社会干预措施,以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行为、成瘾、精神卫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农村人口
28
R179;R395.6;R749.92(妇幼卫生)
安徽医科大学校级科研基金
2007-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