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371468-20230226-00096
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的潜在类别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父母心理困扰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父母心理困扰的关系。方法:2022年9—12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教养能力感量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对327名精神障碍患儿父母进行调查。采用Mplus 8.0和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并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潜在类别的人群特征差异。结果: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儿的情绪行为分为3个类别:情绪-品行问题突出组[38.53%(126/327)]、单纯情绪问题组[44.65%(146/327)]、情绪-同伴交往显著组[16.82%(55/327)]。3个潜在类别在父母教养能力感、满意度及其心理困扰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对于情绪-品行问题突出组,父母教养知识和教养能力感越高,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倾向于单纯情绪问题组(
B=0.699,
OR=2.011,95%
CI=1.046~3.868;
B=0.088,
OR=1.092,95%
CI=1.017~1.173);相对于"情绪-品行问题突出组",13~18岁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倾向于"情绪-同伴交往显著组"(
B=1.982,
OR=7.255,95%
CI=1.637~32.141)。
结论: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存在异质性,各类别的精神障碍患儿父母教养能力感、父母心理困扰存在差异。
精神障碍、儿童、情绪行为、潜在类别分析、教养能力感、心理困扰
3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J40737;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2022JJ40737
2023-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4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