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刑法阈值标准研究

引用
刑法阈值标准系影响特定行为入罪的技术指标,可分为决定型阈值标准和基准型阈值标准.因纯技术、非评价、无后果的型构,导致制定过程的封闭性、传播宣传的局限性、民众认知的晦涩性、法律后果的弱征表性.以此标定入罪必然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契合性、违法性认识的认知度、刑事判决的公众认同感等方面引发诸多冲突.故立法层面,首先杜绝设置决定型阈值指标,其次提升基准型阈值标准遴选的科学性,再次构建阈值标准立体式宣扬、多维化提示、随动型告知的宣示机制;在司法环节,一方面维护并彰显刑法作为“二次规范”的独立性地位,充分发挥其对行为是否入罪的准据适用与最终评价功能;另一方面,在个案中则应充分激活“但书”的出罪功能以对冲阈值标准机械入刑的负影响.

刑法规范、阈值标准、宣示机制、但书条款

5

D924;D621.5;G7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AFX009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49-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刑事法杂志

1007-9017

11-3891/D

5

2017,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