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729.2017.11.009
青少年共情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青少年共情能力发展的现状,并探讨青少年共情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淮南市、温州市的部分中学和中职学校,共发放问卷146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9份(男613例,女546例).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标(IRI-C)、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我的班级》问卷分别评估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家庭功能以及班级环境.结果:女生的IRI-C情绪共情、认知共情以及总共情[(55±12)vs.(51±11)]得分均高于男生[(50±11) vs.(54±11),(50±11) vs.(54±11),(均P<0.05)].中职生的IRI-C情绪共情、认知共情以及总共情得分均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均P<0.05).《我的班级》问卷的竞争得分、同学关系得分与IRI-C的情绪共情得分正向关联(β=0.11、0.13,均P<0.001);FAD的角色得分与IRI-C的情绪共情得分正向关联(β =0.14,P<0.001);FAD的问题解决得分与认知共情得分、总共情得分负向关联(β=-0.22、-5.20,均P<0.001).《我的班级》问卷的同学关系得分与认知共情得分、总共情得分正向关联(β=0.18、5.76,均P<0.001).结论:女生的共情能力发展可能优于男生;与初中生、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共情能力发展可能较差;良好的同学关系、有效的问题解决、适度的竞争可能是青少年共情发展的有利因素.
青少年、共情能力、家庭功能、班级环境
31
B844.2(心理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BHA140080阶段性成果,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KZ1609048研究成果,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162015009
2018-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7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