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729.2013.03.013
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
目的:探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的关系,考察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与睡眠质量是否有交互作用.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2008年的调查数据,样本是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的4538名中小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自评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PQ-Junior)评估青少年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和人格.结果:本样本PSQI总分为(5.1±2.8),26%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7).11~14岁年龄组PSQI得分低于15 ~ 17岁年龄组,15~ 17岁年龄组PSQI得分低于18~20岁年龄组[(3.9±2.5)vs.(5.4±2.6)vs.(6.5±2.7),P<0.01].PSQI总分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r=0.32),EPQ-Jun-ior的神经质(r=0.54)、精神质维度(r=0.18)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与内外倾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6,P<0.01).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得分(OR=1.56)与EPQ-Junior的神经质维度得分(OR=1.23)越高,PSQI得分可能越高(均P<0.01).结论:同时存在神经质人格高分和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多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可能更差.
青少年、睡眠质量、生活事件、人格、横断面研究
27
R338.63;B848(人体生理学)
2013-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