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1993.2020.05.007
宫颈癌调强放疗时盆腹腔转移淋巴结同步加量放疗与后程加量放疗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观察
目的 比较宫颈癌盆腹腔转移淋巴结行调强放疗时不同加量程序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宫颈癌伴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同步加量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程加量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外照射时间和总体治疗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无论是放疗完成时还是放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小肠、股骨头、直肠、膀胱等危险器官平均受照射剂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出现消化道、泌尿系统和白细胞等毒副反应明显减少,且未出现Ⅲ级毒副反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生存超过1年和超过18个月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有助于提高宫颈癌伴盆腹腔转移淋巴结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且治疗期间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值得临床借鉴.
宫颈癌、盆腹腔转移、调强放疗、毒副反应
29
R714(妇产科学)
2017年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S08110
2020-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