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1993.2016.08.038
妊娠期梅毒患者胎儿宫内感染的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对诊断梅毒感染孕妇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来院就诊并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的孕产妇46例,本研究根据所选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发生宫内感染组(观察组)和未发生宫内感染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前宫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可以用于判断早期胎儿宫内感染的指标.结果: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产前早中期超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检测指标在胎囊不规则(0 vs.23.1%),胎心异常(5.0% vs.19.2%)、胎动异常(10.0% vs.15.4%)和胎盘水肿(0 vs.23.1%)等方面均具有差异性(x2=9.000,4.410,3.889,1.440,9.00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孕后期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在宫内窘迫(15.0% vs.69.2%)、全身水肿(0 vs.46.2%)、腹水(0 vs.61.5)、肝肿大(0 vs.88.5%)和脾肿大(0 vs.88.5%)等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0,12.49,61.54,88.46,88.46,P<0.01).结论:产前超声监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且直观的临床数据,有利于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减少新生梅毒儿的数量.
梅毒、宫内感染、超声检查
25
R759.1+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资金项目2011ZYC-A66
2016-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