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1993.2015.07.027
不同来源精子 ICSI 妊娠结局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 ICSI 治疗的3398个新鲜移植周期。根据精子来源不同分为三组:射精组(A 组),经皮附睾抽吸取精(PESA)组(B 组),睾丸切开取精(TESE)组(C 组)。比较 A、B、C 三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和早产率,同时评估三组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LBW)率和出生缺陷的发病率。结果:A、B、C组的入选患者数分别为2726个、409个、263个;C 组的受精率(77.0%)、卵裂率(96.6%)显著低于 A 组(81.2%与97.7%)和 B 组(80.8%与98.2%),均为 P <0.05;B 组的优质胚胎率(53.2%)显著高于 A 组(49.8%)和 C 组(47.9%),均为 P <0.05;B 组的临床妊娠率(48.2%)显著高于 A 组(40.6%),P <0.05。A、B、C 三组间流产率(20.1%、16.2%、21.4%)、宫外孕发生率(3.1%、1.0%、0.0%)、早产率(16.9%、17.2%、21.6%)、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BW)率(17.9%、17.8%、25.6%)和出生缺陷率(0.8%、0.0%、2.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不同来源精子行 ICSI 可获得相近的妊娠结局,未额外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风险。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经皮附睾抽吸取精、睾丸切开取精、妊娠结局、出生缺陷
R711.6(妇产科学)
2015-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