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1993.2014.06.008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产后运动治疗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初产妇59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实验组在产后42d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和产后运动共训练8周;对照组1产后42 d进行产后运动共8周;对照组2为空白对照。分别在产后42 d和训练后8周对所有产妇盆底肌的恢复情况根据盆底肌力、尿失禁情况和膀胱颈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训练后8周3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1膀胱角度和膀胱颈旋转角度都要小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要小于对照组1;而盆底肌力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产后运动能更好的促进产后盆底康复,能更好的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生物反馈
R711.5(妇产科学)
2014-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