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3614.2022.04.007
冠状动脉低开口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低开口(≤10 mm)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TAVR治疗的患者622例,分为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 mm组(n=556);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 mm组(n=66,均经术前影像学筛选,排除冠状动脉阻塞高风险后接受TAVR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项基线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患者早期手术成功率较高(83.28%);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 mm组和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 mm组术中使用第二枚瓣膜、术后早期植入起搏器、早期全因死亡、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均明显减低(P<0.01),主动脉瓣瓣口面积均明显扩大(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阻塞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2%vs.0%,P=0.49).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 mm组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保护的患者比例较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 mm组明显增高(6.06%vs.1.44%,P<0.01),经冠状动脉保护后无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阻塞或围术期死亡、脑卒中等并发症.结论:经术前细致影像学筛选的冠状动脉低开口患者接受TAVR治疗安全、有效.对冠状动脉低开口患者结合形态学特征、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瓣叶结构及窦部宽度评估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并进行适当冠状动脉保护,是避免冠状动脉阻塞的可行方法.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保护
37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8103
2022-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5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