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614.2020.11.011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522例临床分析:单中心21年诊断与治疗变迁

引用
目的:总结过去21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诊疗情况.方法:选取199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的全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共522例.根据患者首次就诊时间分为2010年前就诊患者(简称2010年前,n=141)和2010年及以后就诊患者(简称2010年及以后,n=381).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不同时间段就诊的ARVC患者接受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在52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3例(71.5%),确诊时平均年龄(39.0±15.1)岁.1996~2017年新就诊患者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多(P<0.01).(1)患者首次就诊至确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77(30,1096)d,2010年及以后较2010年前时间缩短[244(30,984)d vs.357(31,1400)d,P<0.01].(2)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137例(26.2%)的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360例(69.0%)患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11例(2.1%)患者接受了心内膜活检.患者行CMR和心内膜活检的比例2010年及以后高于2010年前(74.5%vs.53.9%,P<0.01;2.9%vs.0,P<0.05),行基因检测的比例低于2010年前(22.8%vs.35.5%,P<0.01).(3)患者接受 β 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和胺碘酮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8.5%、35.6% 和10.9%,2010年及以后较2010年前高(分别为36.5%vs.7.1%、39.9%vs.24.1%、14.4%vs.1.4%,P均<0.01).(4)接受导管消融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以及心脏移植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2.3%、19.5%、10.0%,但2010年及以后较2010年前无明显变化(分别为62.7%vs.61.0%、20.5%vs.17.0%、9.4%vs.11.3%,P均>0.05).结论:AR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在过去的20余年中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导管消融术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基因检测及心肌活检、规范药物治疗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诊断、治疗、变迁

35

R541.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与成果推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15-11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循环杂志

1000-3614

11-2212/R

35

2020,35(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