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3614.2017.08.011
抗凝对右心导管操作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索右心导管操作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抗凝治疗的作用.方法:连续选择2015-01至2016-05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和(或)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患者171例,将在静脉系统可完成手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87例及非抗凝组84例.术后24~48 h行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比较二组间DVT发生率.结果:171例患者均为阵发性室上速患者,13例患者(抗凝组9例,非抗凝组4例)未完成术后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而排除,共有158例患者完成术后检查及随访.抗凝组78例中有7例(8.97%)发生DVT;非抗凝组80例中有41例(51.3%)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8例发生DVT患者中有6例(12.5%)发生肌间静脉血栓,42例均为静脉穿刺点附近血栓.结论:右心导管操作术中未抗凝的患者DVT发生率较高,使用肝素抗凝可降低DVT发生率.
导管插入术、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药
32
R54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4RA069
201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7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