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3614.2017.08.001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策略
新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已成为心力衰竭(心衰)的主要病因,在欧洲和北美占50%以上,在东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占30%~40% 左右,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低于10%.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衰,多继发于心肌梗死,可能涉及的因素包括(:1)心肌损伤导致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 (2)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下降;(3)乳头肌功能障碍甚至断裂导致二尖瓣反流(;4)心律失常导致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等.冠心病合并心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SAVE研究显示,相较于无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心血管死亡和(或)左心室扩大的风险增加约70%左右.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科学有效地管理患者,改善患者预后.优化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而在此基础上,需要综合评估个体情况,考虑适当的非药物治疗,如血运重建、心脏性猝死(SCD)防治、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以期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1, 2].
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合并心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撒哈拉以南非洲、乳头肌功能障碍、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拮抗剂、流行病学研究、抗血小板聚集、基础、左心室重构、左心室扩大、心脏性猝死
32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2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