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瓣膜病发病率相对增加,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瓣膜退行性变(包括钙化性和粘液变性等)、继发于心肌疾患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房室瓣关闭不全以及代谢障碍性瓣膜损害等均明显增加,先天性瓣膜病亦不少见.1985年Inoue首次成功开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取成功,近20年的随访观察,远期疗效令人鼓舞.根据我国一组336例8年随访报告,再狭窄率为16%[1],可见,瓣膜球囊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瓣膜狭窄性病变的有效方法.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材的发展,介入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根据临床需要,其主要目标转向治疗瓣膜关闭不全(包括半月瓣、房室瓣)和一些特殊类型的瓣膜狭窄(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期望介入治疗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经皮人工瓣膜支架置入术、经皮瓣膜修补术和经皮瓣环成形术的开发研究,有望解决这类问题,目前已成为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热点.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球囊成形术、介入性心脏病学、经皮、房室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球囊成形、主动脉瓣狭窄、缺血性心脏病、瓣膜退行性变、瓣膜关闭不全、支架置入术、狭窄性病变、人口老龄化、二尖瓣狭窄、瓣环成形术、粘液变性、再狭窄率、远期疗效、特殊类型
20
R541.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5-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0-72